由北京市民政局组织编制的社会心理学领域首个地方标准—— 《社会心理服务站点服务规范》正式发布,将于2021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到2021年底,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站将超过230个,50%以上的街道将实现社会心理服务全覆盖今天,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北京市连续三年将社会心理服务场所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工程以前社会心理服务没有相关标准,开展社会心理服务时难免存在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
负责人介绍,《社会心理服务站点服务规范》重点关注街道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和社区社会心理服务站的服务管理和运营,重点关注社会心理服务站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和要求,评估和改进等。
人员需求方面,建议每个社会心理服务站点至少配备2名社会心理指导员,并可根据需要招募心理服务志愿者。
在硬件配置方面,明确了社会心理服务站的功能区布局和设备配置,区分了中心和站的功能需求。
制度要求方面,明确社会心理服务站要建立一系列保障服务质量的规章制度,如各项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职业道德制度等。
在服务内容方面,明确社会心理服务应包括三项重要内容:心理知识的宣传普及,心理指导与疏导,社会心态的监测,分析和预警。
在服务要求上,涉及多种形式的心理社会服务,强调当超出心理社会服务范围时,应及时转诊至医疗机构。
在服务评价和改进方面,指出社会心理服务站要定期开展内外部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整改。
负责人介绍,截至2021年8月,北京市已建成社会心理服务站141个,分布在116条街道,为辖区近4360个社区村和单位提供社会心理服务到2021年底,社会心理服务站将超过230个,50%以上的街道将实现社会心理服务全覆盖预计到十四五期末,全市将建成500多个社会心理服务站,实现街道全覆盖,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可及,普惠的社会心理服务
该负责人指出,《社会心理服务站点服务规范》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助力场所标准化建设,为努力形成一批设备齐全,制度完善,服务优质,群众受益面广,社会效益好的社会心理服务场所提供标准指引同时,还将集聚社会心理学人才,为建设具有时代特色,首都特色,北京特色的社会心理学服务体系提供人才支撑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