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作为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推动实现工业绿色发展,是兑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有效举措。”在国新办7月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透露,工信部即将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生产过程、资源利用、产品供给等方面,推动工业及其高耗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绿色制造体系支撑作用,从源头加大减排减碳的力度。
谈及上半年的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认为,主要呈现出四个主要特点和亮点:一是工业经济恢复,发展韧性充分彰显。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7%。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3.4%,两年平均增长21.7%,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二是产业升级持续推进,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两年平均增长13.2%,新动能新产业发展创新力、牵引力不断增强;三是生产经营持续改善,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上半年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两年平均增长8.1%;四是信息通信加快发展,融合创新应用赋能强劲。目前累计开通5G基站96.1万个,截至6月底,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不断拓展,5G赋能工业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等方面成效凸显。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7%,这一数据总体表现较优。”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对2021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形成支撑的是出口交货值的同比变动情况。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我国出口增速在2021年上半年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屡超市场预期,带动出口交货值同比两位数增长,也就是说,外需在较大程度上拉动了工业增加值同比获得超预期表现。
谈及上半年经济运行主要特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用“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向好”来概括。尤其是在稳中加固方面,工业经济运行的稳定恢复态势更加牢固,使得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平衡性、内生性进一步增强。
具体来看,在稳定性上,剔除去年基数影响,两年平均增速总体保持稳定,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5.9%,两年平均增长7%。从平衡性看,上半年,在41个大类行业中有39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九成以上,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补短板投资力度加大,内需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从内生性看,各项助企惠企政策红利持续显现,市场主体进一步恢复元气。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了83.4%,营业收入利润率也达到7.11%的历史较高水平。
黄利斌称,支撑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经济恢复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比较多,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芯片短缺等问题也给工业经济运行恢复带来了新的压力。
以PPI为例,受经济快速恢复和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年初以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并高位震荡。数据显示,上半年,PPI比去年同期上涨5.1%,其中,二季度PPI同比涨幅明显扩大,对中下游行业和相关企业的成本形成了很大压力,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中小企业多数处于产业链中下游,议价能力不强,对于原材料大幅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难以在短时间内予以消化。
在黄利斌看来,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成因比较复杂。从后期走势看,本轮价格上涨更多的是短期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而全球债务高企、贫富分化、人口老龄化等深层次矛盾决定了需求难以长期扩张,且供给明显收缩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所以说难以形成“超级周期”。下一步,工信部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支持上下游行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引导产业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供销配套协作,协同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要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恶意炒作、哄抬价格的行为。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