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深入人心,减糖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共识,而且也成为全球食品生产和消费发展的重要趋势围绕减糖这一热点话题,4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办的2022五道口食品沙龙·‘三减’之减糖高层研讨会在京召开,多位权威机构的权威专家与主流媒体就减糖领域学术前沿与动态,以及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研讨
研讨会现场
全民落实三减生活,减糖消费大势所趋
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指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是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引领,三减是基于安全与健康的具体措施,既是食品安全的深化和提升,也是加强对影响健康因素的管控,是在食品消费领域落实健康中国的重要抓手。
特别是近些年,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糖消费大国,由此导致的国民健康问题引起国家高度重视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指出,最近几年来,糖的摄入与不良健康效应的关系备受关注,有研究结果显示,糖摄入多与肥胖,龋齿,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杨月欣理事长发言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石文惠研究员也介绍了相关研究和实践,证明糖的危害多例如,饮食中的糖是龋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过多摄入会造成膳食不平衡,增加超重,肥胖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风险
也正因此,国家层面也积极引导全民减糖行动从2016年第二阶段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开始,正式提出开展三减三健行动,提倡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活动,2019年提出合理膳食行动,2021年完善了《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积极促进全民健康生活
石文惠研究员发言
科学认知糖,聪明看待代糖
尽管减糖已是大势所趋,但依旧要理性对待糖消费。
糖的摄入确实与健康息息相关,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指出,糖的摄入要在合理范围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控制和减少膳食中糖的摄入量,推荐在整个生命周期将游离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膳食能量的10%以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中国人每天添加糖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但减糖不是一刀切杨月欣强调,糖是有双面性的,我们所要避免的是不必要的,过量的糖摄入她表示,人类对甜味的渴望无法消失,这时另外一种能够提供甜味的产品——代糖应运而生,即低/零卡甜味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对低/零卡甜味剂的定义是:能够赋予食物甜味但产生较少能量或不产生能量的一类食品添加剂通俗来讲,就是一类具有较高甜度的物质,满足甜味的感受,基本无能量或低能量的甜味剂,这也为需要减糖和控糖的人群带来了便利
段盛林副院长发言
据杨月欣介绍,代糖物质在中国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官方通告文件为准。李保东强调,经济发展与安全的内在联系不能割裂,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危机都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必须采用全方位综合治理的手段和战略来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所以,减糖无需谈糖色变,合理使用代糖产品也是一种选择石文惠认为,大家只需做到聪明识别添加糖和减糖,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糖摄入,控制添加糖摄入量,儿童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减少食用高糖类包装食品,烹饪过程少加糖,外出就餐巧点菜,用白开水替代饮料等但有些消费者就是喜欢甜味,从减少糖摄入量的角度,糖替代品不失为一种选择
对此,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伟也表示,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选择含糖食品和含糖饮料一项国际研究表明,很多人爱吃糖,因为糖能带来安全感和快乐感代糖产品除了能减少精制糖的摄入外,还可以产生一些健康益处:比如与同等量摄入蔗糖相比,还能减少龋齿的发生,延缓生活质量的降低,调节肠道菌群等虽然有的研究显示代糖品制作的无糖食品,如果超量食用可能对身体有些负担,但总体上看,同等条件下,无糖饮料相比含糖饮料是更好的选择
陈伟副主任发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减糖提供科学安全保障
代糖为减糖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代糖产品也有严格的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约束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营养室副主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方海琴认为,甜味剂不是洪水猛兽,它是在不断发展的,是在现有科学支撑和认知条件下的一个被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减糖是三减的重要部分,对于甜味剂的使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供了科学支撑和安全保障
她介绍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是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和程序的,需要经过系统的风险评估和相应的论证,目的就是要保证消费者的安全食品添加剂是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并为此制定了相关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于甜味剂的使用也不例外我国批准使用的甜味剂产品都是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的,目前批准使用的甜味剂有20种左右,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甜蜜素,三氯蔗糖,赤藓糖醇和甜菊糖苷等,它们都有长期安全使用的历史因此,按标准使用甜味剂是有安全保障的
陈伟也指出,对于当前消费者所关注的代糖食品安全性问题,目前市面上的代糖产品,无论是天然还是合成产品,有含较低能量的或者基本不含能量的,只要是在国家审批的添加剂名单内,并符合添加量要求的,都应该是安全的。本次“经安会”作为国际上首个聚焦经济发展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大会,就是向这个方向做的努力。。
方海琴研究员发言
标准同时对相关的声称也进行了规定,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附录C的表C.1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声称的要求和条件中规定:对无或不含糖的声称标准是:≤0.5g/100g或100mL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可以根据包装上的营养标签来判断是不是无或不含糖的产品
食品企业减糖机遇,需要理念科技全面支撑
减糖与代糖不仅是一种食尚,同时也是食品行业科学技术进步的体现段盛林认为,近些年来,科学技术对食品这样的传统产业的渗透加快,食品研发和生产正越来越多的采用新原料,新配方和新工艺,新科技的采用,改善了食品的品质,提升了生产的效率
他还强调,甜味剂在食品工业应用已经有上百年历史,甜味剂的研发也是食品科研领域的一个热点,目前已经演进到了第六代正是由于研发和科技进步,推动了甜味剂的持续迭代,非糖类甜味剂安全程度不断提升,健康风险不断下降,被越来越多的用到多种食品当中借用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没有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针对减糖思路,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正在抓住新机遇,积极谋求新的发展道路据《2021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无糖饮料市场规模达117.8亿元,较2014年翻了7倍,2025年该市场将增至227.4亿元,5年内实现规模翻番由此可见,减糖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对此,张永建在发言中也提到了近两年食品行业中的元气现象,他认为元气森林的成功主要包含六重因素:一是企业顺应了健康需求的大趋势,二是精准选择了三减中的减糖赛道,三是研发出满足市场需求并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四是建立了可管控的生产体系,五是资本的大力支持,六是对特定消费者成功营销元气森林在市场上的成功,吸引了很多企业的跟进,包括伊利等龙头企业近期,伊利就推出了旗下首个国潮茶饮品牌茶与茶寻,其无糖果味茶的产品定位为添加益生菌的0糖果茶
减糖产生的巨大市场需求,不仅吸引了资本的关注和进入,也为食品这样的传统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还特别注意到,元气森林的初始资本来自于前些年炙手可热的互联网产业,但进入食品这样的传统产业后,通过多维创新,将传统产业的产品+营销的双轮模式转变为资本+科技+品牌+营销的四轮驱动模式后取得了成功,这个案例说明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是大有可为的张永建认为
张永建主任发言
在与与会媒体充分沟通中,大家形成了进一步的共识,减糖已成全球风口,食品产业要顺势而为,以消费者需求和消费者利益为引导,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支撑下,做好食品研发的科技创新,为消费者带来减糖不减幸福的美好生活。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